“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理論,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蘊含著豐富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意義。自然資源是生存之基、發展之本、財富之源、生態之要。堅持“兩山論”,對推進自然資源管理十分重要。
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閃耀著深沉厚重的理論光輝
(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一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充分傳承了中國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精華。我國歷代先賢對資源管理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先秦以來,我國既有“道法自然”“知命畏天”的哲學思想,又有“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汲取了5000年中華文明的營養,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
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吸收了西方對工業文明發展的理性反思。工業革命以后,杰文斯從煤炭的枯竭而預測到英國的衰弱,羅馬俱樂部為環境污染而提出增長的極限,蕾切爾·卡森為生態破壞而寫出《寂靜的春天》。西方工業文明的發展和反思將自然資源本身的價值納入經濟學的框架里,認識到自然資源既有物質使用價值的功能,又有生態價值的功能,這對于基于勞動價值論的資源價值觀是極大的補充。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導下,“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在保護生態前提下開發利用”。保護生態、保護自然資源其實是強調未利用自然資源的價值,即自然資源對維護生態系統、改善生存質量的重要價值,人與資源要和諧共生。
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自然管理實踐的科學總結。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一書中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參與實踐是科學認識實踐的基礎,人的認識必然受到實踐的束縛。恩格斯所經歷19世紀的實踐,使他看到了人對自然的破壞,自然對人報復的破壞辯證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則進一步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發展到人對自然的“返還”,形成了人與自然的饋贈辯證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優秀的自然資源管理實踐是“兩山論”活的源泉。“余村經驗”充分驗證了這一點。
(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精確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經濟關系
一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表達了對生態產品和資源產品的供給消費關系。綠水青山首先是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同時是由山水林田湖草沙多門類自然資源構成的。綠水青山既包含對資源產品的供給,也包含對生態產品的供給。金山銀山則包含對資源產品的消費,也包含對生態產品的消費。
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表達了生態產品和資源產品的供給層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系統論述整體包含三層涵義:我們既要充分的生態產品供給,又要充分的資源產品供給;如果生態產品供給和資源產品供給發生矛盾,優先保障生態產品供給;生態產品供給和資源產品供給都會產生巨大的財富。
三是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資源產品和生態產品存在邊界。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利用史。任何一個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資源產品和生態產品是一定的。資源產品越多,生態產品越少,資源產品越少,生態產品則越多。那么,在資源產品和生態產品之間存在一條生產可能性邊界:對應著一定的資源產品和一定的生態產品。連接最大資源產品及其相應的生態產品組合所形成的曲線,即自然生態系統的資源產品——生態產品邊界(OEF)。
四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可以擴大資源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生態產品和資源產品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受技術條件和政府管理水平制約。提高技術水平,可以擴大生產可能性邊界,增加資源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總量。國內探索礦山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已經從“1.0 階段”的復墾和復綠發展到“2.0 階段”景觀再造(如礦山公園、地質公園建設),再發展到“3.0 階段”因地制宜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如上海的深坑酒店、寧波的國際賽車場和廬山產業園開發等)。受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影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資源產出-生態產品邊界區別明顯。
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邏輯自洽
(一)主要矛盾轉化決定了我國必須走出發展新路
當前,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要實現14億人的現代化,規模要超過現在已經實現現代化發達國家人口數量的總和,這在全世界是沒有先例可循的,其艱巨性、復雜性前所未有,勢必對我國自然資源和生態管理帶來巨大挑戰。中國人均能耗、人均資源消耗、人均碳排放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依靠原來粗放型發展發老路,無論是自然資源的物質產出還是生態產品都是滿足不了的。中國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二)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使得人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偏好不同
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決定了不同地區的人們對資源產品和生態產品的需求不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不同地區的內涵也是不同的。
發達地區對綠水青山的生態產品購買力較強。發達地區人群的恩格爾系數低,人們的資源產品需求極大豐富,愿意為生態環境支付更多對價,更愿意消費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大城市的周邊地區,綠水青山比較容易轉變為金山銀山。有人說,北京周邊的景觀周末很火,在西南地區都稱不上景觀,就是因為對于北京人來說,生態景觀非常稀缺,而人們對于生態產品又存在較大的消費需求,從而造成周邊生態產品溢價。同時,小長假時大量人口出游,就是對生態產品購買力的外溢。如果欠發達地區通過消除生態市場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生態產品供給宣傳,使發達地區的消費者方便消費生態產品,提高消費者對生態產品的消費體驗,是可以在市場上實現生態產品投入產出的回歸均衡。從這個角度來看,越是欠發達地區,越要加強生態產品供給。
發達地區依靠欠發達地區供給資源產品。發達地區的生產資源產品的人力、生態環境成本更高,直接生產資源產品不具有成本優勢,而是發揮資本、技術和信息等市場優勢,推進資源產品下游利用的深加工。因此,目前東部不少地區出現去資源化趨勢,對不少資源產品開發供給關停。
欠發達地區更愿意消費自然資源的資源產品功能,如果忽視生態產品供給,易于陷入資源的詛咒。這些地區還有大量的人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低收入人群的恩格爾系數較高,人們的資源產品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滿足。人們缺乏對生態環境的購買力,綠水青山就比較難轉變為金山銀山。生產資源產品的邊際效應大于生產生態產品的邊際效應,地方政府作為地方社會的管理者,也沒有內生動力。
欠發達地區對于資源產品和生態產品的供給要達到帕累托最優,實現自然資源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如果聚焦于生產資源產品而忽視生態產品供給,就會因資源開發而引起生態環境惡化,導致資源被拿走、生態破壞、污染留下的局面,從而加劇人與自然的矛盾,陷入資源的詛咒。如果偏離社會福利最大化原則,過于強調生態產品供給,而完全忽視資源產品的供給,放任貧困的發生,同樣損失社會福利。對于自然資源稟賦較高的地區,應該在提高生態環境準入的前提下,合理供給資源產品,提高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但資源產品的供給,不應降低對生態產品的供給。
(三)資源供給與生態供給的矛盾是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要矛盾
一是資源供給壓力大。我國是世界上礦產種類齊全、總量豐富的礦產資源大國之一,但我國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中國土地總面積居世界第3位,人均土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均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0%左右。雖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卻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從自然資源消費來看,僅以礦產資源為例,2022年,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銅精礦、鋁土礦對外依存度分別升至69.8%、45.3%、88.7%、70%、60%,資源保障任務非常艱巨。
二是生態產品供給壓力大。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在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的時代,由于生態產品的提供能力衰減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對生態產品的需求增加,生態產品越來越成為社會的稀缺資源。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我國人均森林面積0.16公頃,更是遠遠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國人均草地面積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2。我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打破資源產品供給和生態產品供給的“瓶頸”,尤其是生態產品供給的“瓶頸”。如果不能保證生態產品充分供給,必然造成高收入人群和資金流失,如“生態移民”就代表了這種傾向。
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提綱挈領的政策指導
(一)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鍵是要推進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指揮棒、是紅綠燈。高質量發展就是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戰略引領下的發展。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具有突出特點: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推進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推進自然資源法律體系的修改完善,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優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高自然資源全要素生產率,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大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推進自然資源事業協調均衡發展。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加強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堅持多規合一,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
三是堅持開放發展,完善自然資源供給的布局體系。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自然資源利用要搞好國外布局。優化自然資源利用布局,提升用地水平,推進海島開發利用。
四是堅持綠色發展,還自然資源以生命底色。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根本遵循,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科學劃定各類保護區,完善國家公園建設體系,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嚴管圍海造地,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工程,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二)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保障資源安全
一是行使好全民所有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為人民摸清資源家底,管好自然資源,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加強測繪和地質勘查行業管理,推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統一行使全民所有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在生態產品和資源產品中尋找均衡,既確保生態安全,又確保資源安全。加快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嚴守18億畝紅線,確保糧食安全。推動能源革命,推進綠色勘查開發,實現石油、天然氣、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等能源礦產和其他重要礦產勘查開發新突破,確保能源資源安全。
二是建立完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要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在整合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的基礎上,細化管理職責,探索完善中央、地方分級代理行使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加強對國有資產所有權、經營權、企業法人財產權保護,使自然資源產權轉化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
三是不斷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對不同屬性的自然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共同但有差別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體系,力爭形成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規劃龍頭引領、產權科學設置、市場競爭出讓、使用節約環保、存量增減核算、分配公平有效、監管服務到位”的有償使用制度框架體系。根據資源的稟賦特點和產權特征,在產權設置、資源稅費金管理、存量核算等方面進行差別化管理。
(三)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保障生態安全
一是科學處理外部性問題,加強生態統一修復。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加強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管,推進生態修復。在資源產品供給中,消除對生態產品破壞的負外部性,推進綠色勘查開發,嚴格在生態紅線以上、資源利用上線以內進行各類生產建設活動。在生態產品供給中,對于外溢正外部性的生產成本予以補償,構建科學界定保護者與受益者權利義務,推進生態保護補償標準體系和溝通協調平臺建設,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
二是深化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三個層次布局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根據自然資源稟賦特點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布局自然資源利用和保護的三個層次和規模。對于市場能夠自發有效利用和保護的自然資源,企業和社會的邊際收益都為正,要合理規劃,通過市場解決,比如一些地方臨近大城市,交通發達,搞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理念一轉變,綠水青山就能夠成為金山銀山。對于市場利用和保護的自然資源,社會邊際收益為正、企業邊際收益為負,但是企業的損失可以通過社會收益彌補,應該推進市場解決。由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創造條件,實行生態補償機制,讓生態產品的提供者得到應得的利益,激發內生動力。借助鄉村振興工程,在生態承載力強、經濟轉化潛力大的地區,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態承載力弱、經濟轉化潛力小的地區,加強生態移民搬遷等。
(四)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一是加強生態產品調查,細化生態產品分類。結合國土“三調”,進一步了解生態產品門類。根據國土“三調”結果,優化統計門類,對于主要利用生態功能的自然資源,應該進一步納入生態產品統計和劃分,利用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點,通過深入研究,推出細化的生態產品門類,將細化的生態產品按照是否排他進行分類。不排他的生態產品由政府代理并監管,排他的在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適時推入市場。
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啟動生態產品規劃。從長期來看,應該在國土空間規劃和自然資源規劃中,統籌考慮生態產品規劃,實現14億人生態產品的精細化管理,推進生態產品管理的精細化。在生態產品規劃中,明確排他生態產品的區劃。劃定生態紅線,不是不利用自然資源,恰恰是利用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供給生態產品,并對排他生態產品規劃分級,排他生態產品的排他對象和排他程度要按照維護生態產品功能的必要性進行功能性分級。
三是完善生態產品產權機制,設計收益與補償機制。應進一步明確各類生態產品所有權的委托代理關系,明確收益。社會主體參與排他性生態產品的經營應該確保他們的經營收益,構建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設計補償和政策優惠。對于各類主體參與非排他生態產品供給的,要設計補償機制。對于各類主體參與排他生態產品供給無法盈利的,也要設計適當的補償和優惠機制。這些也就是對履行自然資源資產保護義務的權利主體給予合理補償。
四是推進生態產品市場建設,加強行業管理。優化市場行為,鼓勵企業和其他社會主體,通過租賃、置換、贖買方式擴大自然生態空間,維護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推進生態產品行業管理,探索建立一批生態價值實現機制實驗區。
五是依靠社會主體,擴大生態產品供給。成立生態產品行業協會。廣泛聯系生態產品市場主體,如企業、公益性組織、高校和科研機構及生態行業關注人等,推進行業自治,形成社會共識,推進建立一批公益性生態基金組織,推進全社會開展生態產品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