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甘肅徽縣柳林鎮郭家溝,沿著蜿蜒山路前行,幾棟群山中的高樓映入眼簾時,便到了金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這座國家級綠色礦山四面青山環繞,廠區綠樹成蔭,建筑依山布局。靜謐的大山里,聽不到傳統礦山開采的機械轟鳴,看不到開采后山體的傷痕累累和礦石破碎的粉塵彌漫,仿佛置身于一座森林公園中。
聽到記者如此感慨,金徽股份企業管理中心主任李安平笑言,“綠色礦山不僅是看著綠,既要有顏值,也要有內涵。我們礦山開發晚,但采用的工藝、設備都是行業一流的,更重要的是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開發建設全過程”。
成立于2011年的金徽股份,在建設前期就組織開發設計團隊,歷時一年多,先后到國內外多家礦山企業和設備制造企業考察學習,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生態型、環保型、安全型、旅游型、數字化”的綠色礦山建設目標。因此,在建礦之初,金徽股份就提出:不僅要改變礦業發展方式,更要改變人們對傳統礦山的看法;不僅要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更要找回全社會對礦山企業的尊重和應有的尊嚴,推動礦山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這一決心,在金徽股份轉化成為一項項國內領先、行業領先的指標:采用上向分層進路式充填采礦法,屬國內先進水平,可以實現選擇性開采,損失率降低到8%以下,貧化率降低到10%以下;使用硫化鉛鋅礦電位調控浮選工藝,有效提高了金屬回收率和產品質量,鉛鋅銀綜合回收率分別達92.20%、95.65%、90.26%,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尾礦綜合利用率可達60%,達到行業內先進水平。
“你在廠區內聽不見噪聲、看不到粉塵,是因為我們的礦石破碎環節都在地下進行,既減少了污染,也節約用地保護了地面植被。”李安平介紹,在節水方面,鉛鋅選礦行業內處理一噸礦石的新水使用標準是不超過1.5噸,而金徽股份能低到0.25噸左右,實現了廢水全部回收利用。
短短幾年時間,金徽股份先后獲得全國首批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礦山、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等多項“國字號”綠色招牌。游客在金徽礦業景區參觀,可以看到兩座礦:一座是實體的鉛鋅礦,另一座是生態綠色的“理念礦”。
“在我們這里,游客不僅能基本了解到采礦選礦的流程,而且還能感受綠色礦山的新面貌。”金徽股份工會副主席劉明說,公司建成了有色礦山業內保存最完整的實物地質資料巖心館和融礦業文化與科普宣傳為一體的展覽館,景區安排的巖心館、礦工服務樓、主副井公園、科技指揮中心、尾礦庫觀景臺等工業旅游項目,讓游客在參觀中可全面了解礦業最新技術、控制水平和綠色成果。
來到山頂的停機坪觀景臺,整個綠色礦山風景盡收眼底,除了員工公寓、景區酒店、運動館、全封閉的選礦廠房等建筑外,幾乎看不到任何工業痕跡。
“很多游客說,我們這里地下是工廠,地上是公園。”劉明指著錯落分布在山間的建筑如數家珍,選礦廠利用山形坡度實現了礦漿自流,節約了動力;展覽館的廣場是利用山頂修停機坪產生的土石方回填而成;采用三級防滲處理的尾礦庫,實現廢水零排放,而且還建設了庫區及壩體在線監測系統,確保尾礦庫及周邊環境不受任何影響。
在金徽股份開發建設之前,這片區域還有不少荒坡和撂荒地,10年來,企業通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同步開展護林、種樹、種草等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實現礦區邊開發邊治理和綠化美化全覆蓋。
“我們走出了一條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的綠色建設與旅游觀光融合之路,最大特色就是在開發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擾動。”劉明說,金徽礦業通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勾畫出一幅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交相輝映的絕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