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在黨的二十大閉幕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一定要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然資源人始終牢記這一根本宗旨,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拼搏與堅守不斷實現著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時序更替,歲月流金。回首2022年,從鋪開覆蓋全國的地質災害風險普查網到亮起海洋災害防御一盞盞燈,從為居者護其屋到為耕者守其田,從“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到“隨時、隨地、隨身”的地理信息服務,自然資源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做出了不懈努力,用心、用情、用愛書寫了新時代的民生答卷。
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護歲月靜好
群眾安全無小事,防治責任重于山。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密織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網”,一直是自然資源人心中的神圣職責。
我國是世界上受地質災害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質災害分布廣、危害大。為有效防范和減輕地質災害風險,自然資源部門在以往工作基礎上,著力加強風險調查、監測預警和綜合治理,充分利用天空地一體化科技手段,努力提升“綜合遙感識別+地面核查驗證”的隱患識別能力、“人防+技防”的監測預警服務能力、“工程治理+避險搬遷”的綜合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長效機制,推動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取得明顯成效。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2022年入汛以來,我國降雨總體偏多,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自然資源部黨組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逐一落實落細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按照部黨組部署,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發揮國家隊優勢,組織21家單位,形成常態駐守與機動防御相結合的支撐機制,建成隱患識別、風險預警、防御響應與復盤評估的閉環技術體系。271名專家野外工作5167人·天,高質量完成南北雙線多輪強降雨、臺風、地震等54次部級防御響應及青海特大山洪等突發事件處置支撐任務;累計排查核查2436處風險隱患、1815處監測及治理工程,支撐防災減災成效顯著。
誠然,發揮好部門專業優勢和技術指導的同時,地質災害防治更離不開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綜合協調以及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強有力組織。
據了解,僅2022年1~11月,全國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就派出專家及技術人員88.7萬余人·次,排查巡查隱患點303萬余處·次(重復計數),緊急處置各類地質災害險情或隱患14106處。
每個數字背后必然是逐級傳導、層層壓實的地災防治責任,匯聚的是廣泛而宏大的地災防治力量,而最終守護的是千家萬戶那盞溫暖的明燈。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一句“時時放心不下”飽含了地質災害防治沉甸甸的責任,承載著對保障群眾安全和社會安寧的使命。
為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摸清地質災害風險“底數”,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自然資源部門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工作。作為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這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以往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相比,全國第一次地質災害風險普查進一步突出“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的工作理念,重在關注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風險調查和評估。
通過編制全流程技術標準,從頂層設計角度增強普查實施效果;搭建完成涵蓋地質災害隱患點基本信息、風險區劃圖、防治區劃圖、成果說明文檔等內容的風險普查數據庫,有效規范數據成果;通過軟件質檢、人工核查等手段,嚴格審核各省、市、縣級地質災害風險普查成果中的各類數據、圖件、文字報告等,嚴把質量關……截至目前,全國第一次地質災害風險普查任務已全面完成。
凡事未必求有功,但必須求有效。強化成果應用,方能提升普查實效,而“效”字直接關系民生。
自全國第一次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啟動以來,自然資源部遵循“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原則,積極強化普查成果在防災減災、國土空間規劃等方面的應用。例如及時形成地質災害風險普查數據庫,指導重點地區開展1∶1萬精細調查評價;及時將成果納入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做到早監測、早預防,確保“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抓、層層抓落實”;對有重大隱患且難以實施避險搬遷的隱患點,因地制宜開展工程治理,有效降低和消除地質災害風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技的加持下,地質災害預警更有底氣。據了解,自然資源部門積極推進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實驗,針對威脅人數較多、變形跡象較明顯、風險較大的隱患點,研發成本低、實用性強的普適型監測設備。持續優化第一代監測技術裝備,構建與17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省份實時互聯的預警系統,自動化監測網現已覆蓋4.5萬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通過不斷擴大監測覆蓋面,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川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對此,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央地聯動,針對基層缺平臺、缺經費、缺技術的實際困難,結合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求,按照“省級建設管理,省、市、縣統一平臺互聯運行”的原則,聯合研發系統一體化、數據集成化的四川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互聯系統,實現了省、市、縣統一平臺和數據,產品分級制作、精度逐級細化、預警分級發布。2022年汛期,互聯系統正式建成啟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入汛以來,互聯系統平臺和分級預警機制高效運轉,該省已有21個市(州)、129個縣(市、區)使用互聯系統制作發布市、縣級預警產品,成功應對12輪強降雨和3次6.0級以上地震。省、市、縣累計發布3級(黃色)及以上預警5404次,發送預警短信591萬余條,組織避險轉移112萬余人·次,成功避險17起地質災害,使172人避免了因災傷亡。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關系國計民生,必須久久為功。
以有容乃大的情懷,呵護蔚藍底色
當我們的目光從陸地轉向海洋,任務同樣艱巨,責任同樣重大。我國是海洋大國,豐富的海洋資源在帶給我們財富的同時,也伴隨著頻發的海洋災害。減輕海洋災害風險,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自然資源人勇敢地將這一責任擔在了肩上,落實到了行動中。
沿著“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邏輯軌道,2022年,自然資源部門扎實履行海洋觀測監測、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生態預警、海洋科學調查等管理職責,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與成效,有力推進海洋強國建設。
自2020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以來,自然資源部門有序、有力推進全國海洋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形成了完善的組織體系、工作機制和技術方法,建成了滿足國家、省、市、縣四級應用的普查信息系統,在組織實施、技術保障、調查實施、評估區劃、成果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部本級和沿海11個省(區、市)海洋災害風險普查主體任務已初步完成,全面完成全國沿海地區風暴潮、海浪、海嘯、海冰、海平面上升5個災種致災孕災要素調查,以及海岸防護工程、漁港、海水養殖區、濱海旅游區等各類承災體重點隱患排查,形成全國重點隱患表單和分布圖集,制作完成國家和省尺度危險性評估和風險評估區劃圖集。
與此同時,自然資源部持續強化普查成果應用,印發《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將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成果應用于國土空間規劃的通知》,進一步加強災害源頭管控。推進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成果應用于隱患排查治理、風險預警監測等常態化災害防治,在2209“馬鞍”、2212“梅花”等重大臺風風暴潮影響期間,應用普查成果制作動態淹沒風險圖、隱患點位分布圖和區域脆弱性等級分布圖等,提前研判災害風險范圍、隱患點位和影響程度,進一步提升沿海區域海洋災害防御能力。
令行禁止,勇挑重擔。沿海各省級自然資源部門也積極探索普查成果與本地區海洋災害防治工作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成果應用模式。河北積極推動將普查應用相關工作納入《河北省海洋資源管理三年行動計劃》;江蘇探索普查成果在沿海重大承災體災害風險防范、濱海生態系統海平面上升風險評估等方面的應用;浙江以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數據為基礎,建設并上線“海災智防”數字化應用,構建風險管控閉環體系,在臺風“軒嵐諾”和“梅花”應急期間,為涉險人員轉移、承災體風險管控等提供了精準預警研判……
事實上,我們對海洋的認識遠不如對陸地。充分發揮海洋科技創新的作用,讓建設海洋強國變得更加從容。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基本建成以國家基本海洋觀測網為主干、地方基本海洋觀測網和專業海洋觀測網為補充的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基本實現了對我國管轄海域及重點關注海域的長期業務化觀測。通過大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形成了集海洋站網、雷達網、浮標網、海底觀測網、志愿船、斷面調查、衛星遙感等于一體的“陸海空天”綜合觀測系統,國家基本海洋觀測站點數量較“十三五”末增加超過30%,切實為海洋預警報和海洋防災減災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聚焦人民生命安全,加快實現海洋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職責,亦是使命。長期以來,我國海洋數值預報模式嚴重依賴國外技術,面臨“卡脖子”風險。為全面提升我國海洋數值預報自主化能力,自然資源部于2021年啟動實施海洋預報“芯片”工程,大力發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預報關鍵核心技術,構建完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數值預報模式體系,海洋預報準確性和時效性大幅提升。研發完成新一代自主知識產權海洋環流數值預報模式“媽祖”1.0,建成全球質量守恒海洋環流數值預報系統,于2022年12月投入業務化運行。該系統運行穩定、高效可靠、模擬能力強,預報產品精度達到國際同類先進水平。開展風暴潮、海嘯等已有自主海洋預報模式的迭代升級,風暴潮、海嘯等海洋預報自主核心技術取得關鍵突破,風暴潮預報時效由3天提高至5天,海嘯預警時效由20分鐘縮短至8分鐘。開發完成完全自主可控、可移植和易維護的智能化海嘯信息處理平臺,于2022年8月投入業務化運行,成為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嘯預警業務的核心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
自然資源部門深入踐行生態與減災協同增效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全國海岸帶保護修復工作,切實推動海岸帶生態功能與防災減災協同增效。截至目前,共在全國10個沿海省(區、市)實施了24個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項目,覆蓋沿海近30%的地級市,累計投入33.12億元,已修復生態系統1600公頃,完成海堤生態化建設72公里,開展連島海堤、圍海海堤整治改造3處,促進了我國海岸帶區域防災減災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同發展,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以描繪優美鄉村的理想,寫好民生答卷
有人說,鄉村振興是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三農”道路的必然選擇。在這條史無前例的道路上,自然資源人建機制、護耕地、拓空間、保用地,身影穿梭在四方田野之間,汗水滴落在廣袤大地之上。
講好鄉村振興故事離不開“耕地”這個話題。在“三區三線”劃定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自然資源部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嚴格落實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建立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進出平衡”制度,實行違法用地占用耕地凍結補充耕地儲備庫指標制度;強化執法督察,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積極配合農業農村部持續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健全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機制,推動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每一項舉措的出臺都是對“嚴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莊嚴承諾的踐行。
保障建設用地同樣是重要環節。自然資源部門積極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方式,堅持“規劃生成項目、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確保真實有效的項目盡快落地;對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合理用地,國家單列計劃指標實行應保盡保;在縣域范圍內統籌安排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用地。會同有關部門聯合發文,保障農村村民合理分戶、符合標準的住宅用地需求,將村民住宅建設涉及農用地轉用的審批事項下放縣級政府審批,宅基地審批、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實行“一表申請、同步辦理”,大幅提高了審批效率;對占用耕地的,明確縣級自然資源部門通過儲備補充耕地指標、實施土地整治補充耕地等多種途徑統一落實占補平衡,不得收取耕地開墾費,給農民建房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2022年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榮豐辦事處義豐村四社村民郭楞旺拿到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農村宅基地批準書》。“現在老百姓申請建房真是方便多了,在手機上就可以進行,不到20個工作日就領到證了。”郭楞旺開心地說道。
鄉村是一片可以大有作為、潛力無限的廣闊天地。如何讓每一寸空間都物盡其用,自然資源部門從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著手,注重鄉村自然地理特點和歷史文化傳承,明確了村莊規劃工作的目標任務、主要內容、編制要求等,積極推進村莊規劃編制,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優化鄉村空間資源配置,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優勢,合理確定村莊建設邊界,提高村莊建設用地節約集約水平。
2022 年,自然資源部明確了6個定點幫扶縣各確定1個典型村莊,協調黑龍江、廣東、福建、重慶等鄰近省市派出技術隊伍,就近開展規劃編制幫扶,同步開展編制技術培訓推廣,以此帶動了當地規劃編制能力、實施管理能力的提升。目前,全國各省(區、市)均已啟動了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出臺了村莊規劃編制技術規范,一些工作基礎較好的省份已基本完成村莊規劃編制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更好地有效銜接,自然資源部積極作為,一方面,將部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改為部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繼續保留專門機構、專職人員,協調推動鄉村振興重要工作任務;另一方面,從村莊規劃編制、建設用地保障、耕地保護、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預審、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工業項目用地指標控制、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集體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地質災害防治、地質信息服務11個方面出臺了支持政策。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堅定信念,提升民生溫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放管服”改革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優化服務,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正是檢驗改革成果的重要標準。2022年,自然資源部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解決改革工作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著力提升政府履職能力和水平。
安居樂業代表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向往,而不動產權證書正是實現這一美好愿景的重要載體。
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自然資源部門加強部門協作,采取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員集成等方式,實施登記、交易和繳稅線上線下“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壓縮辦理時間,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截至目前,全國大部分市縣實現了“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推出了“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在銀行延伸抵押登記服務點4.5萬個,在鄉鎮延伸設立受理點1.3萬個,在開發企業或中介機構延伸開放登記端口或辦理網點3.4萬個,全國所有市縣基本實現一般登記、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
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不動產登記工作也在不斷提高便捷性。2022年,自然資源部將實現商品房預售和抵押涉及的預告登記、登記資料查詢、抵押登記三項業務“跨省通辦”擺上重要議程,積極采取措施,總結宣傳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逐省核實、逐縣銷號,推進各地完成任務。截至2022年5月底,地級以上市、縣市全部建成網上“一窗辦事”平臺并接入部“一窗辦事”門戶,全國所有市縣完成了三項“跨省通辦”任務。
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影響群眾落戶、子女入學、房產買賣,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揪心事。近年來,自然資源部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積極推動化解難題。特別是2021年,出臺了《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快解決不動產登記若干歷史遺留問題的通知》,明確了相關處理政策,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印發了《不動產登記領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推動加快處置。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和“疏堵結合”,累計化解問題房屋1100多萬套,惠及2600多萬名群眾;1700多個縣市對2.2萬多個項目實施“交房即交證”改革,近500萬名群眾在領到新房鑰匙的同時領取了不動產權證書。
用途管制“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不斷深化,高效服務投資企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2年9月30日,江蘇省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濱湖分局移動服務車開到錫華項目地塊現場,為江蘇錫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不動產權證書,高效服務企業“十一”奠基開工。錫華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占地200畝,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是濱湖區首例“24小時土地摘牌、24小時多證聯發、24小時開工建設”省、市重大項目,創造了無錫市區優化營商環境新紀錄。
測繪領域也在經歷類似的變革。在北京,具有首都特色的全流程“多測合一”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將工程建設項目中原有14項測繪內容整合為4項綜合性測繪事項,開展矢量數據入庫應用,探索與不動產單元碼、城市碼關聯。初步統計,改革后測繪工作所需時間、成本均降低約20%。在杭州,新出臺的《綜合測繪技術規定》等制度涵蓋了前期土地勘測定界一直到不動產權籍調查的全過程,建立中介機構準入機制和名錄庫,對名錄庫實行分級動態管理,建立綜合測繪數據庫,開發杭州市綜合測繪管理系統。改革后項目費用平均降低約24.6%,工期縮短約22.3%,實現了建設單位時間成本、測繪成本“雙減”。
以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自然資源部門通過積極推進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統一測繪技術標準,優化整合測繪事項,強化信息共享互認,破除行政壁壘,優化市場環境,實現同一標的物只測一次、同一測繪工作執行統一的技術標準、同一測繪成果只提交一次的目標,減輕企業負擔,提升審批效率。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測繪工程工作所需時間減少了約30%,經費降低了約20%,進一步提升了審批效率,減輕了企業負擔。
曾經,我們的祖先依靠天上的星辰、遠方的山川尋找自己在天地間的定位;如今,我們依舊仰望天空、腳踏大地,看到的卻是另一種經緯坐標。自然資源部門充分開發利用各類測繪地理信息資源,提供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服務于民生福祉。
截至2022年12月,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在線注冊用戶超過84萬,累計授權應用超過75萬個,日均地圖服務接口訪問量超過8.22億次,相比十年前增長十倍。
在這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天地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等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中,天地圖不僅為普查區域劃分、普查對象采集提供了地理信息支撐,同時為普查數據的展示提供了熱力圖、聚類圖等可視化接口,滿足了各類普查應用需求,有效保障了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應急救災方面,天地圖亦表現不俗,可以第一時間提供應急保障,發布應急地圖數據。中央電視臺、新華網等權威媒體已常態化采用天地圖地理信息服務作為新聞報道的基礎地圖。互聯網領域的部分中小微企業利用天地圖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務開發出了能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大量應用,用于野外作業、戶外運動、旅游等,這些應用背后蘊藏著數萬至數百萬的終端用戶和普通百姓。
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化和行業發展變化,地質災害防治單位資質管理制度改革為我們帶來了頗多驚喜。自2019年4月起,地質災害防治單位資質取消紙質申報材料送達政務大廳方式,實行網上在線申報,由“最多跑一次”變為“不再跑”,由批次申請變為日常在線申請,由批次辦理變為日常辦理。審批效率持續提高,審批時限由原來的兩個月壓減至近一個月。同時,立足企事業單位、群眾真實需求,在以企事業單位為對象的地質災害防治單位資質管理政策及實務培訓班上,給企事業單位介紹申請資質有關規定和注意事項,便民利民辦實事,實實在在為群眾服務。2022年11月8日,《地質災害防治單位資質管理辦法》正式公布,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精簡了行政許可事項,壓減了資質等級和類別,簡化了申請材料,進一步明確、規范了審批流程,強化了資質審批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建設,實現了對原有相關辦法的繼承和創新,推動了“放管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有關要求,推進地圖審核事項調整改革試點,2022年4月印發《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地圖審核委托工作的通知》等,指導9省份實施好委托工作,為行政相對人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地圖審核行政許可服務。北京采取電話溝通、上門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主動服務申請人,自2022年4月以來辦理申請2000余件,為相關部委、新聞媒體、出版機構等提供優質政務服務。廣東、浙江等地提升技術支撐能力,縮短地圖審核時間,辦理了1000余件委托審核申請,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將原有甲乙丙三級規劃編制資質壓縮為甲乙兩級,優化甲級資質審批服務,將甲級審批時限從40個工作日壓縮為15個工作日;乙級資質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對于申報單位按要求提交材料并自愿作出承諾的,一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依托全國國土空間規劃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全流程網上申報、“跨省通辦”,申報過程中,讓信息多跑路,通過聯通公安、工商、社保、注冊規劃師等數據,不僅降低了申報單位的填報負擔,也為后期專家審查提供了技術支撐,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此外,推進全程不見面審批,資質證書通過郵寄方式寄送,大大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嚴格行政審批程序,減少了廉政風險,迄今已分15批公告了650家甲級規劃編制單位。
深化改革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越來越多的行政審批實行“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實現“跨省通辦”“一網通辦”,才能不斷提升國家治理的水平和效率,以扎扎實實的改革成效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多動力,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來源: 自然資源部